到底是工具人,还是工具

到底是工具人,还是工具

有人对微信的封闭性提出批评,说违背了互联网开放的精神,这种帽子扣的太大了,开源与闭源,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尽管互联网的发展核心动力来源于开源与开放。

题外话:
现代商业比人文学科更具有人文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去选择一个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和社会里,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但是,别无选择的时候,用户还都在自得其乐的时候,我知道,我们无法投票,导致我们没有意愿去投票,最后在商业的选择上我们也没有选择的意愿了。

商业本来可以通过产品方式来影响生活来改变生活,用户可以通过购买来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一个社会和世界。当我们提出一些口号的时候,代价的承受者肯定不是提出口号的人,比如,以瘦为美是这个时代对女性最大的伤害。

画漫画的西乔曾这样说:”上一代人因为很多原因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但这一代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我觉得应该珍视这样的机会,珍视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宽容。虽然有很多束缚是没办法的,比如家庭。但还有很多绳索,比如房子、工作、户口,是自己拴在自己身上的。哪些是你真正珍视的,哪些是你愿意放下的。我们这种看起来的自由,也伴随着许多代价。每一次迁徙,许多熟悉的附着回忆的事物也许就此从你的生命中退去了,但你也有机会往前去经历更多。借用我一位朋友的名言:人生就是一种经历型产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abbr title="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